▲这是灵兽第1657篇原创文章
低门槛、快回款、强转化的渠道,正在成为更多品牌商家的优先选择。
作者/楚勿留香
ID/lingshouke
“生意不好做”。
这是今年《灵兽》在走访一些品牌商家时,听到最多的一句话。
房地产行业遇冷,线下零售门店也在萎缩。一位国际知名潮流服装品牌负责人感叹,“现在线下租金贵得离谱,100元的客单价里,99元都是租金和各种成本,根本赚不到钱。”
而线上传统电商的生意也不好做,不少商家盯着618、双11的波流量,但不料内卷严重——大家血拼低价、拼命投流。有个卖袜子家居服的商家说:“我们200万元的店铺流水,有100万元都烧在了投流上,完全没有利润”。更不用说像是服装、珠宝这类动辄就40%-50%的退货率,商家售后成本高,最终的结果就是,商家卖得不好亏钱,卖得好也不赚钱。
那么,如何在存量市场中“破圈”,突破生意低价跑量无利润的困境?最近,《灵兽》观察到,有一批快消品牌商家在得物上轻松跑出了利润。
1
存量市场中“破圈”:抓住“年轻人”的流量红利才是关键
2024年1月,中粮可口可乐正式入驻一个平台——得物,短短3个月时间,就一举跃升为得物饮料类目TOP1,成功将销量提升了 1600 %,销售额突破千万。
“入驻得物就是想开拓一个新的渠道,扩大我们的生意体量,他们用户群体更年轻化。” 中粮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李鹏翔的话则更为直接。“入驻后,GMV 逐月翻倍增长,日均破 10000多单,目前每月业绩增速保持在200%以上。”
除生意增长外,单场活动也为可口可乐拉动品牌新客近20万,品牌人群超5000万用户;大牌日活动带来品牌新客19万,额外带来6000万平台新客商品曝光,其中 Z 世代年轻用户占比更是超过了 60%。
同样,看中得物年轻用户群体的还有伊利。伊利电商相关负责人坦言,得物的用户人群对我们非常有价值。“一个品牌要保持自己长期的活力,他一定是不断地和年轻人做朋友的。”
入驻得物近1年时间的运营后,伊利迅速积累了大量的年轻用户。得物核心用户群,以 15~25岁、30岁区间的00后、90后年轻消费者为主,年轻用户占比高达67%。
更重要的是,得物实实在在地给伊利产品带来了新的销售机会。
在得物,伊利发现了一个全新的消费场景:平辈送礼。
“在传统渠道,牛奶更多是晚辈送长辈。但在得物,年轻人送年轻人的场景特别多。这对我们是新的课题。”伊利电商相关负责人说。
于是,伊利开始调整产品策略——让乳制品在包装、口味、IP设计上更适合“送朋友”,并且围绕得物的节日节点(520、情人节等)集中引爆。伊利和线条小狗的联名优酸乳在得物首发,上新 3 天就售空,成交量破万单。
与此同时,他们后续还联名了黄油小熊也同样卖爆,链接下超过15万人购买。草莓熊创意饮品、迪士尼公主纯奶、史迪奇QQ星等也都获大卖。短短5个月,伊利在得物食品类GMV登顶,并在多个节日节点实现爆发式销售。
不只是可口可乐和伊利,对多个行业的品牌和经销商而言,得物的用户结构、消费力和品类增速,恰好与快消行业的需求形成高度契合。
深圳某代理雅诗兰黛、YSL等大牌美妆的经销商老林(化名),入驻得物当天就出单,次月订单量就突破了6万单,销售额超过1100万。这个体量,团队仅配置了1个运营,没有花一分钱投流。背后原因,就是摸准平台年轻人的喜好选品。“三分看站外热度,七分看平台内的趋势。”老林分享称,“要学会利用得物平台的商机清单和货单匹配的工具,以及社区年轻人讨论的话题发现潜力商品”。
头部个护家清品牌蓝月亮发现,在其他平台“量大便宜”的促销大包装颇受欢迎,但得物用户更青睐规格较小、包装更精致的产品。得物用户更年轻化,很多人处于租房状态,“量大便宜”不一定是优点。
于是,蓝月亮调整了供货逻辑,以小包装、旅行装产品、新品为主打。没过多久就起量,去年2月份GMV同比增速达到四位数,月成交迅速破百万,一个月的成交额就与2023年全年交易量拉平。
找到年轻人的流量密码后,蓝月亮继续加码品类上新,像是内衣洗衣液、运动型洗衣液,再到柔顺剂、洗手液等相关商品,根据年轻人不同的使用场景扩大品类丰富度。
蓝月亮品牌新零售发展总监刘杰认为:“蓝月亮持续看好得物的增长红利。在其它平台,蓝月亮消费者占比最多的是 25~35 岁的中青年。在得物,用户更年轻,18~25 岁的青少年占比 40%~50%。这也是蓝月亮愿意押注得物的重要原因之一。新用户,尤其是年轻用户的获取能力,往往能决定品牌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生意高度。”
不难发现,得物已经成为了商家抢占年轻消费市场的新风口,年轻人就意味着未来红利与增长。得物是全电商平台中用户最年轻的,累计用户超5亿、中国每 2 个 95 后就有一个在用得物用户,覆盖了从1线到3、4、5线城市最具有消费力的一批优质群体。年轻人有自己的兴趣和审美,且对于未来更乐观,购买频次和付费意愿更强。
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天然“年轻化”标签、且具备爆款孵化能力的生意引擎的平台,也许是一个全新的生意增量入口。
2
得物成为新蓝海,品牌商、经销商在这里破解三大增长和盈利难题
仔细研究我们才发现,这个曾经以“潮流鞋服”和“正品电商”著称的年轻人平台“得物”,如今已经快十年了。伴随着这批用户的成长,他们消费需求已经从校园,延伸到职场,再到家庭的各个人生阶段,因此用户的商品品类需求也更多更广更深。
而平台也在悄悄转变,如今已经涉及了鞋、潮服、手表、配饰、箱包、服装、美妆个护、潮玩、3C数码、家居家电、食品饮料、保健品、酒水、图书、汽车用品等30多个品类,成为一个综合品类的品质生活购物社区。
消费需求旺盛,但供给还不充分的情况下,第一批入驻的商家自然能抢占红利。
尤其在食品饮料、保健品、酒水、美妆个护等快消赛道,更是跑出了惊人的速度。数据能说明一切:
近一年得物过亿商家数年同比增长超过70%,其中得物食品类目动销商家数同比增长450%,GMV破百万商家同比增长400%;大健康(保健品)类目年GMV同比增长613%;酒水类目连续两年翻3倍。近一年,得物美妆品牌GMV增速超过150%……
为什么众多商家能在得物有好的突破?我们研究过多个得物商家案例后发现,很多品牌商、经销商在得物平台破解了业绩增长和盈利难题。大家都表示,得物在这三个普遍痛点上,有了很大改善。
(一)线上流量成本高、获客转化难?有商家在得物靠自然流量日销3000单。
以前做电商平台生意,商家投放费用一路走高,获客成本动辄上涨数倍,ROI被压得几乎抬不起头。
一位做高端巧克力的品牌经理表示:“上个季度,我们在某平台的投流预算超过80万元,但扣除退货、扣点、广告费,最后利润还不到3万元。”
另一位美妆经销商也遭遇到了同样的难题。她无奈地说,“雅诗兰黛粉底液和YSL唇釉,单个客户的获客成本从3元涨到15元,一个月光获客就要花4万多,还没算站外广告。”
在得物,她决定“零投流”试水,结果惊喜的发现1天就能成交3000+单,全是自然流量。运营至今,她依然没花一分钱买流量。
更为关键的是,在得物更多靠兴趣驱动和社交分享,让很多商家能以极少的流量成本也能迅速“出圈”。
伊利与线条小狗联名优酸乳之所以能在首发3天就卖断货,用户纷纷在社区发帖分享,流量还会外溢到小红书、微博等社交平台,引爆全网,令人惊喜的是,也反哺到其他电商平台想要售卖。
此外,可口可乐也在与得物合作新品推广时发现,得物的年轻用户不仅喜欢尝新,更喜欢“有故事的产品”。于是,他们将一款限量IP瓶饮料在得物首发,并通过UGC笔记,在一周内收获了数15万次UV,产品迅速卖断货。
“在得物上我们确实更注重于新品和一些特色品的开发。”中粮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李鹏翔表示,“有个性的产品在得物上推广起来就要比其他平台要明显的起量要快,人群接受得更好。”
(二)货卖不动,人力成本高?2-3个人在得物就可月销百万、千万。
与其他平台相比,得物的运营模式不同——采用的是半托管模式,平台从选品、运营到人力、客服、一键发货等各环节给到商家保姆级的运营辅助,帮助商家用更少的员工在平台做好经营。
得物一个商品只有一个链接,且用户人群集中,筛选成本低,只要选品切中年轻人喜好,好的商品自然就能获得好的流量,售卖迅速。
有一位专注于卖头部手机品牌数码经销商,也是一个00后创业者,他尝试过很多平台都成绩平平,直到2024年入驻得物,仅靠他一人运营,入驻当月GMV超300万,2个月后,得物业务体量就已经占到整体生意的约2/3。相比于已经深耕数码行业十多年的老炮,这位年轻的创业凭借得物,弯道超车。
他说到:“得物对我而言,投入小,启动资金和人员成本都低,操作也简单,关键还能盈利”。2025年初,这位商家就已经考虑放弃其他平台,全力all in 得物。
可口可乐也是如此,仅凭个两个人,入驻三个多月GMV翻了16倍,累计销量突破千万。中粮可口可乐相关负责人告诉《灵兽》,“和其他平台相比,得物对接团队响应速度非常快,无论是系统问题、客服问题,得物都能做到迅速拉群,点对点解决。这样一来,极大缩短了新品牌刚入驻的不适应期,为快速起量做好了铺垫”。
(三)爆款生命周期短,退货率高、利润被稀释?得物一个爆款卖3年,退货率仅10%。
传统快消品爆款生命周期短已是行业共识。
甚至有很多商家抱怨,在大促或直播中拼到头破血流,活动一停,销量立刻下滑。更残酷的是,爆品生命周期从过去的两个月缩短到两周。
但在得物,不少品牌的爆款能卖三到四年,这在行业内几乎不可想象。
比如潮流服饰品牌BIPOLAR,在得物有一个SKU已经连续四年保持高销量,年年复购,不断有新的用户通过社区内容被种草。
BIPOLAR的电商主管向立说,有些SKU去年卖4-5万件,今年依然能卖同样的量。
原因在于,得物一款仅有一个链接,好的商品能聚合流量,且原创品牌受到平台保护,再加上社区生态会不断为老爆款注入新流量:用户分享穿搭、晒单、故事,让好的商品持续触发推荐。
此外,平均退货率远低于其他电商平台服饰类50%-80%的退货率,品牌商家的利润池得以长期稳定、现金流持续不断。
“退货率低”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,得物“先鉴别,后发货”的模式树立了高品质商品和正品心智,叠加简洁App页面,无营销扰乱的购物体验,取得了更多用户的信任。因此综合退货率能控制在10%左右,服饰类也稳定在15%以下。
类似的,还有东鲸岁时记的校园风大衣——连续四个冬天热销;SMFK近千元客单价的明星同款,也能热卖三年以上。
对商家而言,这意味着产品的盈利周期被极大拉长,库存风险也更可控。
3
32条十亿细分蓝海赛道,抓住得物风口才能实现生意跃迁
很多入驻得物的消费品牌和经销商总结出了得物的四大优势。
一是,赚钱快,可快速冷启动:上架即有流量,动销率高,冷启动周期短。
二是,运营投入低,不需要“养店”,人效高,经营简单:无须重运营团队,商品一键上架,平台可承担美工装修、客服或者售后等繁琐运营工作。
三是,流量成本低,不用额外投流也能高增长:九成流量免费,自然流量充沛;有预算可用推广工具扩大曝光,提高销售规模。
四是,退货率低,回款快:平台首创的“先鉴别、后发货”的模式,吸引了大量优质用户,加上精准的年轻人群,减少冲动消费与无效订单。
上述众多零售快消品商家的案例已经证明:在得物,商家不仅能够低成本进入新渠道并快速拿下结果,同时能延长爆款生命周期、降低退货率,实现生意的“可持续增长”。
2024年,有6120个品牌在得物实现了年销售额翻倍,平均每15分钟诞生一款百万级销售的爆品,还新增了32条十亿细分蓝海赛道,多个品类的商家都在得物找到了“第二增长曲线”。
对休闲零食、乳饮冲调、保健滋补、酒水饮品、美妆个护、家居日化等在爆发期的类目来说,这是竞争尚不激烈、但需求高速增长的难得窗口期。
在存量博弈的当下,这种低门槛、快回款、强转化的渠道,正在成为更多品牌商家的优先选择。
此时,入驻得物或是最佳窗口期,抓住风口才能实现生意跃迁。当下的得物,正处全品类高速扩张的阶段,平台希望引入更多优质快消商家,政策红利空前:
百亿流量补贴:帮助新品快速冷启动;10亿费率补贴、佣金下调:降低运营成本;0 保证金入驻、1 对 1 扶持:减少试水风险;半托管服务:平台可代运营、代客服,让商家更专注选品和供应链;5亿营销返现池:商家的营销推广投入,平台还按比例返还,投多少,返多少。
这些政策红利,能够实打实降低商家成本。
当然,对还在犹豫的品牌和经销商来说,红利期不会永远存在。谁能先一步入局,谁就可能在这条年轻化、高增长的赛道上占据先发优势。
在得物,也许下一个蓝海赛道的位置就留给了敢立即行动的人。(灵兽传媒原创作品)